学院春秋

楚学研究所

全国楚简帛书法艺术研讨会在汉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09-08-12

发布者: 来源: 浏览次数:

2009年8月2日至3日,全国楚简帛书法艺术研讨会在武汉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湖北省文联、银河娱乐官网8266c和湖北省书画研究会联合举办,由湖北省长江出版集团、省博物馆、玉丰集团和书法报社等单位协办,由银河娱乐官网8266c楚学研究所和湖北省书画研究会楚简艺术研究中心承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

此次研讨会在内容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简帛的书写,共收到楚简帛书为主的书法作品160多幅,集中了当前全国书法界楚简帛书法创作方面的代表性书家的作品,同时,也有全国知名书法家参展。这些作品反映了当前楚简帛书法创作的艺术水准。

2009年8月2日上午,楚简帛书法作品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同时举行《楚简帛书论文集》与《楚简帛书法作品集》出版的首发式。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为展览写了展标,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发来贺信。省政协主席宋育英、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李春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友凡、原副主任朱纯宣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由省政协原副主席、省书画研究会主席杨斌庆主持。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李春明在开幕式上强调,楚简帛是楚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本身就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首个以楚简帛书法艺术为专题的研讨会和书法作品展,有幸由湖北的文化艺术界和学术理论界联合举办,为楚文化的研究又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站在时代的角度,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吸取和借鉴其精华,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副书记陈洪武代表中国书协张海前来祝贺,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书法家及数千名观众参观了展览。

8月2日下午和3日上午,会议进行了楚简帛书法艺术的学术研讨。讨论由银河娱乐官网8266c楚学研究所蔡靖泉所长和原湖北日报副主编、楚天书画院院长张家厚分别主持。会议对楚简帛书法的价值、它在当代的意义和影响、楚简帛书法风格的源流,楚简书法艺术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刘正成教授对楚简帛书法的评价是:楚简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湖北的范围,它既是地域书风的问题,也是新时期书法风格形成的一个标志性学术课题。中国书法的四大结构中,秦汉的简牍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是最为巨大的,它无处不在。没有甲骨简牍的发掘、发现和研究,就不会有新时期书法的发展和成长。简牍文字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过20世纪现代考古学洗礼的学术与艺术时代,没有简牍与甲骨文的艺术基因影响的当代书法创作,就是落后于时代的艺术创作。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恒教授从如何借鉴楚简书法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古为今用,要让楚简书法艺术成为当代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项内容。

湖北省书画研究会会长杨斌庆先生谈到,楚简帛书法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毛笔书写的手书墨迹之一,它打破了甲骨文和金文用笔粗细均匀,笔锋变化不大的老面孔,大大丰富了中国书法笔墨表现形态和审美元素,书法语文更为丰富,为中国书法笔法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将对中国书法史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楚简的大量出土和研究的深入将改写先秦书法史。对当代书法审美趣味和创作取向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武汉大学著名美学教授刘纲纪先生谈到楚简书法的意义时说:楚简书法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字体呈现出自然的微妙的变化形成了南派的书法风格,那就是飞舞飘逸的美,很富于舞蹈感和音乐感,即既高度精确,又流动自然的节奏感。研究楚地出土的楚简帛的历史,将有助于中国书法史的研究,而且从通俗的角度和欣赏的角度告知观众欣赏的切入点。

楚简帛是中国最早的书法墨迹之一。武汉大学楚文字研究专家罗运环教授统计,从上世纪40年代起,楚国简帛不断出土问世,总计有32批,包括完整和残断竹简12000余简,竹牍1枚,帛书1件,总字数150000多字。其中尤其是湖北荆门郭店楚简的问世,不仅在国际学术界引起非常大的反响,而且引起书法界对它的强烈关注。他指出楚简帛从春秋到战国,虽然其间有变化,但其书风一脉相传。楚简帛书法创造了上古简帛书法水平的最高峰,它以其独特的字势、体势、笔法和浪漫的楚风引发了中国书史上隶变的先声,对书法的演变和中国书法形制的初创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的刘克明教授从科技发展的角度论述了书法发展的历史。他认为楚简帛书法与当时的科技水平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冶金技术的发展,使得制造工具的水平大为提高,因此才有了相当锋利的削刀的出现,因此才使刮削竹简的技术达到相当精致的程度,书写材料的进步就为楚简帛书法艺术的进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缣帛的制作也是以纺织技术为支撑的,战国时期大量的纺织品的出现,表明了纺织业的发达,简帛的生产与应用开启了简帛书法及其书写字体的新空间。这二项书写载体技术的进步,为书写奠定了物质的基础。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王祖龙先生认为,楚简帛书法艺术的来源应该上溯到商周时期,到简帛时期笔划发生了大的变化,其根源是: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的改变;书写方式的改变,写字的姿势与执笔的方法;文字功能的改变,不同的文字由不同的人来书写,比如卜辞由巫师书写,史书由史官书写。这些不同的文字内容,这些书写者基本上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官员,而他们的身份也使他们掌握着不同功能的文字,从而形成文字的不同风格。

对楚简帛书法的艺术风格也有不少学者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刘纲纪先生谈到,楚简帛的出土对中国书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用笔和结构两个方面大大超出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和金文的笔画基本上粗细大体一致,郭店出土的楚简则不同,一笔下去都有了粗细的变化,组成一个字的笔划也粗细不同,起笔收笔的动感等方面,都不象甲骨文金文那样大小形状基本相同,而是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变化。楚简帛书法中体现出老子的思想:尚柔。

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巫祯来也从老子思想的角度谈到楚简帛书法艺术的风格,他认为老子的思想浸淫于他那一个时期的书法艺术中,主要表现为:书法自然,楚简书法的运笔流畅和气韵生动,让人感觉不到书写者的用工、刻意和雕琢;柔中见刚,乍观如美人纤丽,再观则似将军开弓,神力内敛;无为而书。他认为郭店楚简的书写者是一位功力深厚的书法家,更是一位道家的追随者。他在书写时,无为而书,自得书法之妙。他还从周易的角度论述楚简帛书的风格特征,他认为周易的阴成形,阳成气,楚简书法艺术是追求阳的方面,每个字象人在打太极拳,其中就贯穿着气。气是阳,柔亦是阳,因此气是柔的。楚简书法非常符合老子的思想。在这一点上,巫祯来先生与刘纲纪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湖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胡智勇就楚简帛书法艺术的灵性论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书法同样也有灵性。在湖南出土的两幅帛画中表现得最为生动和神奇。这种灵性也体现在楚书法作品中,它是楚书法创作的动力和艺术灵魂所在。胡教授指出,这种灵性的来源还需要作深入的探讨。

山东大学文学院王培元教授从楚简的发现意义与楚简的风格以及如何写好楚简的问题论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楚简发现的意义是深远的,从楚简文字中可以看出先秦时期文字的主流与正统,文献记载与出土楚简可以证明,它不是流传于民间的俗书,而是居于大雅之堂的为贵族阶级所掌握的一门工具。楚简的风格多样,这与楚简书写者都受过比较专门的训练有关,是由学在官府的人所掌握的。在谈到如何写好楚简文字时,王教授认为,重要的是要先认准字,然后要多临帖,才有可能准确地写好楚简书法。

关于如何写好楚简书法,有不少学者都对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发言者都基本上倾向于书写楚简帛文字之行,要先识字,然后多练习,这样才能把握住楚简文字的精髓。

山东潍坊市文化馆馆员郑金锋就楚简帛文字的认读与书写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书法中用字的问题很重要,在写的时候用哪个字更好,以什么通假的字为最佳选择,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参赛的作品,更要注意,以免以讹传讹。尽可能不写错字,更不能造字,不能臆造出新字,没有的字尽可能用通假字代替。这样才能使简帛字更有生命力。

武汉大学简帛中心研究员肖圣中认为,郭店楚简是非常正统的字体,但是其它楚简却发现了许多错别字,如果不认真加以辨析,就有可能书写错误,尤其是参加书法展时作出错误的解读,就会贻误观众和后学。

对这样一次全国首届楚简书法艺术研讨会,尽管作了尽可能充分的准备,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以及时机的问题,仍然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有学者也针对这次会议的疏漏之处,作了一些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如有学者谈到,这次作品展收到160余件作品,但是严格意义上的楚简帛书法作品不足一半,有些是另类作品的友情展出,有些还是变形的楚简作品,因此,希望今后能够举办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楚简帛书法作品展。也有学者提到有些作品中存在着错别字的情况,还有笔迹粗疏的现象,这是由于对楚简帛认读不准,平常也练习不多的原因,因此,今后还须做好案头工作,要真正下功夫才能办出高质量的作品展。这些都说明楚简帛书法艺术的研究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

研讨会最后由银河娱乐官网8266c楚学研究所所长蔡靖泉教授作会议总结。蔡教授总结这次研讨会是全国首次简帛书法者的聚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入会学者从书风源流,书法类型,书法特征,书写风格,出土类型,历史地位及影响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相信楚简研究将会增加中国书法的力度,弘扬另书法艺术,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