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7日,“正明讲坛”第九期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深沉雄大——走进汉代画像砖石”,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周学鹰教授主讲。银河娱乐官网8266c银河娱乐官网8266c黄尚明教授主持讲座,银河娱乐官网8266c宋亦箫教授、叶秋菊副教授以及王洪强老师参与讲座并座谈,银河娱乐官网8266c80余位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与听讲并座谈。
讲座伊始,周学鹰教授结合自身学术经历指出了对历史学研究的认识,并从本次讲座主题也即鲁迅先生对汉代画像“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评价入手,引出了汉代画像砖石所表现出来的汉代社会思想文化现实性特征与潜在的生死鬼神观念。周教授对目前学界关于汉画像砖石研究情况作了简单介绍,并简要阐释了自身关于画像砖石的研究心得。本次讲座分为四个部分:汉画像砖石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历史与艺术价值极高;汉画像砖石的分类、地区分布与使用位置;汉画像砖石的考古学解读;正确认读“汉代建筑画像砖石”的基本方法。
首先,周学鹰教授指出了汉画像艺术的重要地位。周老师提到,众所周知,汉文化在中华民族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这种地位形象地显现,莫过于汉代画像艺术。他提到,汉画像石(砖)是汉代佚名的画家或雕刻家在 石(砖)材上的艺术创作,它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瑰宝。周教授通过展示大量的佛像与出土佛塔画像砖、江口崖墓画像石等画像砖石图片,生动详细地介绍了有关汉代佛教的认识及其发展传播情况,启发了在座师生相关的学术思考与认识。周教授讲到,汉画像石(砖)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多样:有作为贴面的画像砖石、有表面被涂抹的画像砖石、有墨线(或朱绘)勾画的画像砖石、有刻画结合的画像砖石,另外还有“题刻画像石”,并结合种类多样的画像石(砖)图片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指出从画像砖石中的建鼓、弋射、西王母、社会生活等相关的内容可以参透汉代文化生活一角。周老师指出,根据已有认识,汉代画像砖石并不是黑白的世界,无论是画像石或是画像砖,其最后一道工序应是上色和彩绘。周老师讲到,历史并不遥远,许多汉画像砖石中反映出的建筑样式经历了千百年历史演变仍然保留到了今天,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穿透历史隔阂回到当时人思想的深处,进行适当的解读。建筑学家可以从汉画像砖石中看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汉代建筑样式,借以研究实物已荡然无存的汉代木构建筑
继而,周学鹰教授指出,汉画像砖石内容极其丰富,通常将其划分为四大类: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神鬼祥瑞、花纹图案。周老师讲到,研究证实,刚完成的汉画像石表面涂绘有鲜丽的色彩,画像砖同样如此。汉画像砖石信息量大,美术家可以从这些作品简练的构图、明快的线条、绚丽的色彩,感受到艺术孕育期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而书法家、历史学家及各种各样的专门学家,都可以从中了解到自己所需要的历史知识信息。周老师提到,正如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这些石刻画像(指汉画像石)假如把它们有系统的搜辑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 ,而鲁迅先生生前也对汉画像砖石深有赞誉,由此可见汉画像石是研究汉代社会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周老师对汉画像砖石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详细讲解。其中社会生活类包括生产劳动方面与居室社会方面,生产生活涉及到耕作图、纺织图、盐井图、酿酒图、畜牧图、舂米图,居室生活方面包括宴饮图、舞乐百戏图、出行狩猎图等等。周老师指出历史故事类,也是汉画像砖石重要内容之一,汉画像石中尤其常见,画像砖中则较少见。从分布地区来看,这种画像石刻,以受儒家伦理思想影响较深的山东、南阳等地为多。汉代是一个神鬼弥漫的时代。神鬼祥瑞类包括伏羲女娲图、西王母与东王公图、四灵图、神异类等等。周老师讲到,早期的汉画像砖石,有山东、苏北的石椁,河南南阳的画像石墓等,题材仅有悬壁、亭阙、人物、树木、鸟等简单的内容,装饰花纹图案也仅见几何纹。大约从西汉末年或新莽前后始,汉画像砖石的题材迅速丰富起来。发展至东汉,尤其是处于东汉中晚期的汉画像砖石兴盛时期,内容庞杂,可谓无所不包。周老师讲到,目前我国境内很多地区都有汉画像石出土,通常公认为国内比较集中的有四个地区,即河南南阳、四川中部、陕西北部(山西)、江苏苏北和山东大部(此两省通常合并为一区),这四个地区均为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这四区汉画像砖石所表现的风格、内容等均有差别。周老师提到,一般来说汉画像石存在位置有四种情况:石碑或墓志铭上、石阙上的雕刻、墓前祠堂、汉画像石墓室内,而以最后一种情况最多。除此以外,汉画像石也存在于画像崖墓、画像石棺等遗存上。
随后,周教授总结了自身对汉画像砖石进行考古学释读的方法与经验。他提到,分析汉墓葬中的画像砖石,我们应联系汉代人的宇宙观与丧葬观。“因而更应从表面现象深入探究其内涵,依据汉代人们宇宙观念去解析画像的含义。汉代人认为宇宙存在着由上天到地下高低共4个层次的构成,最高的是上帝所居的天上的诸神世界,其次是以西王母住的昆仑山为代表的仙人世界,下面是死者生前居住的人间现实世界,最后是死者灵魂所在的地下世界”。也有人认为是三个层次,“汉代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论成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往往把宇宙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中把‘王’字的三横释为天、地、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画幡、临沂帛画等都可为证。周老师讲到,汉画像石墓葬建筑,是这种宇宙观影响下的产物,是墓主人升仙的必经之所,是底下的冥界。东汉时期这一思想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汉代的祠堂正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发展的。祠堂从西汉初期兴起,到东汉中后期形式上基本定系形,内部画面的排放组合也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东汉石室祠堂因循了早已定型的土木结构的祠堂,一座小小的祠堂被当时的人们看成一个完整的宇宙空间,并把这个空间依次划分为天界、仙界、人间三个世界。祠堂顶部象征着天上世界,两侧壁的最高部位象征着仙人世界,壁画的其它部分象征着人间世界。石刻画像按其内容被安排在象征三个世界的位置上。从已经发现的汉代石室祠堂来看,很少例外 ”。“汉人眼中的世界分为天界、人间、地界(幽都)三界,天界实际上又是人间生活的延伸”等。周老师指出,不论是四个或三个层次,总之都是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生活情态,它们必然拥有各自特定的表现形式,并结合赣榆画像石、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武梁祠汉画像石建筑图、孝堂山郭氏祠三角石梁、陕西米脂汉画像石墓、南阳汉画像石对这一认识进行了详细阐释。
周教授讲到,阴阳和谐、日月同辉这一古代的祥瑞现象在墓葬中也有体现。古代墓葬中,有时将表现阴阳的祥瑞物,如三足乌、九尾狐、蟾蜍、玉兔四种形象,一阴一阳为一组 ,使一阴一阳结合,这是汉代人祈求阴阳和谐思想的表现。并且从墓葬中全部画像石的分布情况去探讨,可以看出汉代人们在建筑汉画像石墓时,是有意识地将其看作一个完整的宇宙模型来布置。由此,“汉墓中升仙图的位置,因其设想的是向天上的飞升。所以,大都在墓室的顶部、四壁以及门额上,石棺、漆棺和铭旌上也时有发现”。这在汉代以后的墓葬中,也有证明,如陕西省咸阳市胡家沟西魏侯义墓,其墓顶仍可见到朱红色星座于残迹。结合古籍记载与上述分析,周老师指出,我们可以推想,不论是书写还是绘画,汉时代的人们,都应遵守这样的顺序。那么汉代墓葬建筑也不例外,这是由于“当时把整个墓葬视为一个死者所居的天地,所以把墓顶当作天空”观念所导致的。周老师指出,长沙、临沂等地出土的帛画中所反映的一系列图像都是墓主人通往仙境之路,所表现的正是由人间前往天国的过程,其分层分格的表现手法,代表了天、人、地三层次,这是对汉画像石类似情况的最好证明。周老师指出,汉画像石(砖)的设计意图必然与整个墓葬思想一样,都是反映了“由下界到上界、由凡间到天国 、由人到仙”的人间天上的全貌,表现了脱胎换骨、羽化成仙的完整过程,这从同时期的帛画艺术中已经得到证明,在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周老师进一步指出,“漆画构图,信阳楚墓锦瑟升仙图,分节分段单独成幅,内容又有一定的联系;包山楚墓奁盒漆画,由于是圆形器,绘画围绕一周,情节连贯,似有长卷画的表现方法,给人场面宏大的感觉”,足见其与同类型汉画像石之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以往有学者对多层分格的大幅汉画像石,或认为是单个的互不相干的分层(格)画面,偶而有人稍稍进一步地、模糊地认识到有些层(格)之间似乎有些关系,也不过是认为某几层(格)表现的是同样内容,整体的认识仍然是很不完整的。周老师点明,大幅画像砖石实质应该是:多个这样貌似零碎局部的单个画面,有机的组成了思想较为完整的整块画面;又由多个这样的能够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各个整块画面,来共同烘托了全部墓葬完整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说,聪明的汉代匠师,运用过程式的动态连续的画面,类似后世的连环画。汉画像石中甚至有因为画面长度不够,而在画面中的一角补画一块的情况,甚至还有连环画式表现丧葬礼仪的汉画像石。周老师提到,在解读汉画像砖石时,应该以整个墓葬的设计思想为出发点,理解单个或局部画像石并以此作为理解全部建筑思想重要的部分。应按照“由下而上”的解读顺序,才能理解画面的整体内容是连续完整地传达了汉人的丧葬观,不能由上而下地解读,否则与“升仙”的顺序正好相反,变成了“由天国到人间”,就变成下凡了。周老师指出研究汉代历史应该把自身思想还原到汉人当时的思维方式,必须依据汉代人的宇宙观、整体思维的观念去解读汉画像砖石中画像的含义,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认识。
接下来,周学鹰教授讲到了汉画像砖石的来源问题。他讲到,目前所知最早有明确纪年的汉画像石,应是河南省永城梁孝王、王后陵墓之中。墓内有两块阴刻画像石(水井石),内容为菱形纹、鸟纹、树叶纹等,已具备画像石的基本特征,为画像石的雏形。且该墓葬中主室顶部西半部分大型彩色壁画中的巨龙及其两边白虎、朱雀的形象,可作为汉画像石墓起源于壁画墓的有力证明。周老师进一步指出汉画艺术必然会积淀深厚的民俗意识,画像石本身也是一种对于墓室的装饰,不论其内容如何,都具有浓厚的装饰图案味。我国汉代的图形印中也有“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相似的阙楼、昭车出行等”,也许它们的源头是殷代时已经存在的族徽图形似的铭文。在商丘地区春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陶尊,肩部阴刻的两个房屋或许是较早的“建筑画像陶”。也许,最早的“建筑画像石”,应该是出现于边远地区的内蒙古阴山、狼山地区岩画中描绘帐棚、房屋或洞穴的建筑画 。
接着周老师讲到了汉代画像建筑砖石,并指出了正确认读“汉代建筑画像砖石”的基本方法:“三维透视”的空间角度;按照“自下而上、自右而左”的顺序;遵循古代建筑科学发展规律的综合考察法;整体思维的观念。其中,“三维透视”的空间角度,是从“一点(或散点、多点)透视”的角度,即从三维空间场景的角度出发,认识到汉代建筑画像砖石仅是用二维的平面图画,来表达三维的时空变幻内容。不能仅仅拘泥于二维平面的绘画,而要从时空流传变幻的角度来认读汉代画像砖石,才可能得出较全面的正确结论。周老师指出,汉代墓葬虽然因地区地不同而形制各异,但在汉代大一统思想影响下的墓室或祠堂中,其画像的上、中、下层次的安排是不能颠倒的。周老师结合古人的宇宙观、天文星象指出遵循“自下而上、自右而左”的认读顺序,就会认识到,这一类汉画像石(砖)实为表现完整的统一盛大的场面,而不是一般论述中所认为的第一层(格)画面是什么,第二层(格)是什么,画面分为几层(格),这种认识都是拘泥于局部的、零碎的、各个部分的画面内容,没有认识到它是一个有机的传达完整思想的统一整体。在讨论汉代建筑画像石中的建筑画面时,需认识到汉画像石中的建筑形象具有相当的“示意性”,并不完全是现实生活中建筑的逼真表现,而是现实生活中建筑物的高度抽象。周老师讲到,局部画面内容是整个画面有机的一部分,单块画像石的思想内容,不论是表现墓主生前生活、或死后继续生活、或盼望死后成仙,都是与整个陵墓或祠堂等所要表现的整体设计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局部是对整体的说明或烘托,整体是局部的中心。在解读这一类汉画像石时,就应该以整个墓葬的设计思想为出发点,理解各块局部的单个画面是其全部墓葬思想不可或缺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最后,周学鹰教授通过多重举例论证了这一解读方法的合理性,指出这一方法解读出来的院落建筑形制符合当时起码的生活要求以及封建礼仪的要求。汉代建筑画像石中的建筑形象,尽管作为表现墓主生前或死后生活的建筑场所,是对当时现实建筑的模拟,但归根到底,它们都具有“示意性”“标志性”“抽象性”,并非仅是单幢或少数几幢极其有限的建筑的组合,而是对于真正的规模巨大、院落重重的建筑群落极其概括的示意性表现,是建筑群落高度抽象性的图示。周老师指出,从这些角度出发并参照这种认识方法,可以得出比较切实可靠的认识;我们也才能真正正确地认读汉代建筑画像石中的建筑形象,得出比较切实可靠的结论;从而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汉代建筑,甚至整个汉代建筑史乃至整个汉代历史,提供可靠的佐证。
黄尚明教授高度评价了周学鹰老师所作的报告,指出讲座中提到的关于解读汉画像砖石的方法对于在座师生此后的历史研究与学习大有裨益,对我们此后更好地利用、解读画像砖石这一重要史料提供了帮助,也使我们认识到丰富多彩的汉画像砖石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对其进行认真的整理与运用,周老师自身扎实的跨学科研究经验也为在做师生提供了借鉴与帮助。在提问环节,师生积极互动。叶秋菊副教授就秦汉史研究中关于汉画像砖石的研究与利用问题与周学鹰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宋亦箫教授也对此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并指出此次讲座使我们在研究中更注重不断地拓宽自身的学术视野,不断地扩大知识面,主动地进行跨学科研究。王洪强老师就西王母戴“胜”的问题与周老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探讨。随后,在座研究生就自身感兴趣问题与周老师进行了探讨交流,周老师也鼓励同学们多进行认真的跨学科研究与思考。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